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呢,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2017-06-27  东方启音  浏览:10315

  孩子放学回到家,父母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过得怎么样,问的挺多,可孩子呢,回复很简单,要么说还行,要么说忘记了,要么说正累着呢,别问了,多烦啊。再问点其他的,孩子也没什么回应。有的父母说:撬开孩子的嘴,怎么那么难。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呢,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我们看到,这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出现这种现象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做父母的要反思一下自己:哪里需要做出调整了。

  我在《孩子没主意怎么办》博文里提到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词——习得性无助,用这个词来揭示孩子不想和父母沟通的原因,会解释的比较充分。

  首先我们搞明白这个词的来源和意思。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以狗为对象做了一组实验:把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锁住笼门使狗无法轻易从笼子里逃出来。而笼子里装有电击装置,通过这一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毙命或受伤。塞里格曼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法逃脱后,挣扎的强度就逐渐降低了。他们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这只曾受过电击的狗除了在开始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痛苦,根本不去尝试逃脱的可能。

  所以,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发现他无论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陷入绝望。(摘自智库百科)。

  那么从这个词的内涵看待孩子和父母沟通的问题,我细分了4个方面,和父母们共同分析一下。

  1、无趣

  当孩子兴致勃勃跟父母聊天的时候,父母在干什么呢?有的家长在看电视,有的忙于刷微信,有的忙于做饭等等不一而足。家长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孩子:嗯、啊。孩子用自己的热情换来的是家长的冷淡、家长的不用心。沟通是双向的,只有来言没有去语,你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儿,试想,你还要说吗,于是,孩子跟家长聊天的欲望慢慢就降低了。

  孩子会怎么想呢:跟你聊,你也不听,你也不上心,以后干嘛跟你说啊;跟你说话真是无趣,不跟你说了……

  2、无解

  这一点,妈妈们要注意了。孩子可能经常会询问些事情,或者想把一些事情弄明白,或者想寻求大人帮助。当孩子问到大人的时候,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不知道啊。”“我不清楚啊。”也许家长真的不知道,也许家长也没想好解决方案,也许家长没动脑筋就随口而出,但如果总是这样,孩子还愿意问你吗?

  孩子会怎么想呢:她怎么总不知道啊,那么她到底知道什么呀?还是妈妈呢,还不如我这两下子。跟她说也白说,没用的。(妈妈们很伟大,本文无意诋毁妈妈,只是就事论事)

  所以,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父母特别是妈妈要提醒自己,多说一些有建设性的话语:我现在不知道,还需要查一查,然后告诉你;嗯,这个事情我还没想好,你也想一想,明天晚上咱俩再商量一下……

  3、辜负信任

  孩子跟父母敞开心扉,这对家长是多大的信任啊,父母应该感到珍惜和欣慰。但父母有时会辜负这种信任。

  孩子很有可能跟你聊天,说和同学出去玩了或者干什么事情了,或者提及自己过去曾经干过什么不当的事情。家长听到心里去了,当下或表面上不露声色,但会因着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或者其他事端,把孩子跟你提过的事情揪出来,当话把,痛批孩子。这种秋后算账的做法,实在是蹂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你想一想,就这一下子,孩子以后还会跟你说吗?

  4、受到打击

  有的孩子想和父母聊天,但父母的态度促使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话。例如,有的家长会说:你小孩子懂什么呀,一边呆着去;就你那两下子,笑话死人了;瞧你那样,还不找个镜子照照自己……当孩子面对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嘲笑后还愿意跟你说吗?

  上面4种情况出现后,即使你愿意跟孩子说些什么,孩子已经不想和家长进行沟通了,那时再想撬开孩子的嘴,可不就很难了吗。所以,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要多反思,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