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为什么我总像个“充气”家长?

2020-03-30  东方启音  浏览:10559

1.

特殊期间,陪孩子宅家玩游戏的干货链接你收藏了吗:

“陪娃宅家攻略”;“和孩子在家宅出新高度”;“亲子科学实验课在家学”;“解锁这些室内亲子小游戏”。

可谓琳琅满目。家长们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但偏偏有父母为此增添了烦恼。

一位妈妈就向我吐苦水:假期前段时间,女儿老缠着我陪玩,我不是刷新闻就是忙家务活,哪有时间搭理她。最近看到网上很多转发的亲子游戏,我好不容易痛下决心,全身心地陪她一个一个变着花样玩,可总觉得她不配合,最终还是不愉快收场。平时缠着我要我陪,到我主动陪玩时,又闹别扭。哎,做父母,好难啊!

对啊,这个被迫宅家的长假,多少父母和孩子每天想尽办法互虐。一些亲子游戏、陪伴攻略,也只是想象得很美好,操作起来却是那么难!

究竟难在哪里呢?

就像那位妈妈说的:

“比如,跟孩子一起玩要用到水彩的艺术类游戏,孩子总是搞得到处是颜料,我每次都忍不住发火,搞卫生的时间比玩的时间还长。做出来的作品也和网上展示的大相径庭。


又比如,玩棋牌类游戏,孩子理解不了规则玩法,总是不遵守,说她两句就哭闹、放弃,真没意思!

再比如,专家说读绘本编故事,有助于提升创造性和想象力,可孩子听不下去,叫她编故事,也说不出什么。

我知道应该多陪伴,但真正陪起来,却力不从心。你说这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2.

这位妈妈在抱怨的同时,似乎也觉察到自己的一些问题。有几点值得剖析一下。

①弥补愧疚

这位妈妈对孩子有比较强的愧疚感,陪伴的最大目的,似乎是弥补这份愧疚。以前,忙工作、应酬、聚会等等,不陪都有不陪的理由。但现在,时间就摆在眼前,空间也只有家里,再没有理由拒绝陪伴。找不到理由时,问题就无所遁形。

②完成任务

陪伴孩子,对于这位妈妈,是一项一直挂在备忘录但又长期被忽视的任务。而在这个“迫不得已”的长假,背负任务的她,只好硬着头皮去陪伴。

③证实自己

陪伴了,我就是好爸爸、好妈妈。这恐怕是这位妈妈,乃至很多父母的内心独白。“我牺牲了那么多时间来陪你,已经为你做得够多了,如果你还是过得不好,那不是我的错。”


④学点什么

这位妈妈,她的女儿3岁。她挑选了相对孩子年龄难度较大的游戏。出发点是好的,或希望孩子得到艺术熏陶,或希望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或希望提升孩子的创造品质,反正都是希望孩子能学点什么。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陪伴,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消磨了家长的耐性,搞得心力交瘁。

⑤完美主义

明明按照网上安利的步骤去做,但结果就是走了样,就像淘回来的衣服怎么都穿不出模特的味道。不仅结果是“货不对版”,陪伴的过程中还一地鸡毛,与想象中的美好完全不是一回事。

看得出,这位妈妈高度重视陪伴,只是看来有点用力过猛,事倍功半。我给这种陪伴模式取名为“紧绷式陪伴”


3.

陪伴,可谓育儿界一大真理,没有一位育儿专家会否定陪伴的重要性。很多父母也懂,但就是做起来感觉变了味。

我们都知道边玩手机边陪伴,那不叫陪伴,叫陪着。但当我们放下手机,准备“全身心”投入陪伴时,却又不知所措。

我们都知道陪伴有一个高大上的形容词,叫“高质量陪伴”,但具体怎样陪才算“高质量”,却没有公式可供计算。


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作为父母,那种懊恼、后悔、迫不及待,也都是爱的流露,但许多时候就是无法突破那层隔膜,兜兜转转,又打回原形,回到往常糟糕的模式中。

曾经在图书馆看到一位妈妈跟孩子读绘本故事的情景。妈妈在这头认真逐字指读,神态语气中隐隐散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怨愤;而孩子在那头时不时扭动身躯,翻眼珠子,看得出精神上竭力配合执行,可身体上却不听使唤。母子俩貌合神离,身体距离很近,心的距离却很远。

无可否认,陪伴已经成为很多父母沉重而又纠结的负担。陪吧,浪费时间,牺牲自我,还惹来一肚子火;不陪吧,千夫所指,良心上过不去,觉得对不起孩子。


4.

我的一位工作狂朋友,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很有限,他经常说他采用的是高质量陪伴,周围人都很佩服他。但其实他偷偷跟我诉过苦,说虽然经常“标榜”高质量陪伴,但其实他在陪孩子时经常发脾气,有时还忍不住打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渣爸”。

怎样才算高质量陪伴?有一些量化的标准,比如连续的专属时间,避免随意式互动,用心倾听,等等。但是,高质量陪伴不是高要求陪伴,也不是100分的陪伴。

如果我们很难把“高质量”和“高要求”、“100分”区分开来,我们最好稍微降低一下对陪伴的预期,先做到“合格的陪伴”


怎样才算“合格的陪伴”呢?

①削弱任务主义

陪伴孩子是不是一个任务?我想,很多父母都很难不把它看作一个任务来对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对小屁孩的那点事持之以恒地保有兴趣。

但是,如果我们把陪伴孩子的任务高度上升到类似当下普遍存在的孩子完成功课任务的程度,那就大可不必。把父母满足孩子陪伴的心理需求,演变为孩子配合父母完成陪伴的艰巨任务,无疑双方都将为此徒添负担。

因此,尽量削弱陪伴中的任务主义,别把陪伴想得太过郑重其事,否则容易走过场,形式化。

②状态>内容

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在陪伴时呈现出来的状态,比他们陪伴时具体做了什么更重要。孩子吸收到的,不仅是父母所做的事,更是父母做这件事时的情绪、态度以及营造的氛围。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体验,陪不陪孩子,怎么个陪法,都会和孩子产生类似的矛盾。这是因为,关系模式就在那,玩什么都是那个味道。

所以,你是怀着内疚、逼迫、沉重的心情,还是带着随性、走心、轻松的状态去陪伴,比你陪孩子是玩高智商游戏还是低智商游戏,来得更重要。

③别太严格

陪伴,不是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也不是父母实现自己预设的完美想象,而是一场平等的交流和愉悦的互动。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看见孩子做出来的作品和别人家展示的大相径庭,就产生落差心理,从而否定孩子,否定自己。

有一次,我和5岁的儿子玩游戏。他选择了跳房子游戏,当时我心里一阵不屑,都有些嫌弃这个游戏太过幼稚,没什么难度。但真正玩起来,孩子还是有些费劲。有那么一瞬间我在心里怨恨他怎么这么笨。


后来我明白,孩子的感统协调能力尚在发展中,我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把自认为的简单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实质上是误会了孩子。

④别指望教会孩子什么

很多游戏确实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从中学到点硬核知识。但是,不要企图把“教会孩子什么”放在陪伴的首位。

曾经有位妈妈带着孩子走进我的咨询室,提了个问题:孩子在你们那能学到点什么?

这是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或许,在咨询室不用再听道理,不用再学点什么,恰恰才是孩子在咨询中的最大收获和最有效的治疗。

同样,在陪伴时,父母不要功利性地指望孩子能产出点什么,从而为你增添光环和成就感。孩子被允许做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才能更随心所欲地散发他的价值。

⑤讲求节制和有限性

如果别人说“你的孩子缺乏陪伴”,你立马想到的可能是整天呆在孩子身边,不离不弃。这样的陪伴,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折磨。

陪伴也要有节制。父母需要承认自己不可能整天围着孩子转的有限性。

另外,陪伴不是单纯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而是让孩子在独立和融合中适时换挡,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⑥照顾你的感受

上面提到“状态>内容”,但内容也很重要。父母在脑海中布置陪伴场景时,既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度,也要尽量挑选自己感兴趣,且操作性可行性较强的玩法。

陪伴应当是一件两情相悦的事,不能孩子爽了,父母不爽。

比如,如果你对环境整洁有心理上的强迫症,就尽量避免选择清洁量较大的游戏。如果你本身对讲故事感到枯燥无味,那也别强求自己每晚为孩子诵读一千零一个故事。


5.

说到讲故事,我分享一件小事情。

有时我会对跟孩子看绘本、讲故事这些陪伴方式感到厌倦。有一晚,孩子又缠着我给他讲书本上的故事,我因太累而拒绝。突然我灵机一动:反正都是讲故事,何不讲我自己的真实故事呢?

上一条:感觉孩子说话慢?儿童言语发展里程碑了解一下 言语治疗崔老师2020-03-30 下一条:揭开“口肌训练”的神秘面纱,究竟它是什么?2020-04-03